低空智联通信技术

  • 基于低功耗蓝牙的无人机采集数据框架

    赵梦龙;

    针对无人机辅助的无线传感网络数据采集场景中存在的效率瓶颈问题,提出一种协同无人机双向动态数据采集框架(BDHF)。该框架基于低功耗蓝牙(BLE)通信协议构建双向传输机制,通过优化设计的分布式数据上传/下载协议实现节点与无人机的快速握手通信,降低无人机悬停时间开销。为适应不同场景需求,BDHF采用线性拓扑与六边形拓扑双模态部署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能耗约束下,相比于现有ESCF框架,BDHF框架提升了节点遍历效率;尤其在六边形拓扑部署场景中,其数据包投递成功率稳定保持93%以上,验证了框架在复杂拓扑环境下的鲁棒性。

    2025年02期 v.2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 低空智联网关键技术研究综述

    刘尚志;邓敏;姚志强;

    LAIN作为未来智慧城市和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构建高效、可靠、安全的低空信息网络,实现对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智能化管控和协同作业。重点围绕LAIN的智能感知、航迹规划、管控优化、智联网通信导航安全等关键技术展开综述,探讨感知精准性、航迹规划合理性、任务分配管控时效性、组网可靠性与抗干扰能力、算力等性能的技术支撑需求、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5年02期 v.24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 基于5G网络的手机游戏卡顿优化

    张引明;姚琪;舒培炼;王达;

    随着5G网络的广泛部署和应用,手机游戏作为一种对网络性能要求较高的实时交互性应用,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然而,网络时延问题仍然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5G网络特性,对覆盖、干扰和负荷等因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负荷对时延的显著影响。通过实际网络数据验证,提出能够有效降低时延、提升用户感知的优化措施。在高负荷场景下,建议通过调整PDCP丢弃定时器、SRI周期、IBLER目标值等参数来改善用户体验,为后续类似问题的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2期 v.24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通信工程与系统设计

  • 基于STM32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设计

    李坤;马成功;

    以双凸极结构SR电动机为基础,设计了基于STM32F103芯片的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包括电源模块部分、主控部分、驱动电路部分、功率变换部分、电压检测部分、隔离电流检测部分、速度位置检测部分。开关磁阻电机驱动系统采用不对称半桥电路结构,采用IGBT元件作为功率开关器件,设计使用霍尔电流传感器实现隔离检测。系统在基速以下进行电流斩波控制,基速以上进行角度位置控制。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效率高,调速范围宽,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025年02期 v.24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智能分拣控制系统设计

    王静;郑晖晖;

    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智能分拣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算法YOLOv11来检测识别目标物料,显著提升了物料识别的精度与速度。该系统结合机械臂、传送带等分拣机构执行相应的分拣任务,同时以PLC为下位机、触摸屏为上位机进行了人机界面控制,实现了实时监控和数据记录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智能分拣控制系统在复杂场景下以及物理干扰和环境变化时对物料识别的准确率达98%以上,能够迅速而精准地执行相应的分拣任务,大大提升了分拣效率。

    2025年02期 v.24 26-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水果新鲜度检测系统

    马磊;管文范;

    水果品质检测与识别是智慧农业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涉及智能水果分拣、仓储管理优化等核心任务。鉴于手工设计特征与分类器的方法不能有效覆盖各种水果,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端到端水果识别与品质检测系统。系统由C#开发的上位机图形化界面、STM32F429开发板、单目摄像头和用于水果品质检测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组成。经过为期一个月对苹果、香蕉和柑橘三类水果的跟踪记录,完成了水果新鲜度检测数据集的制作。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在自建数据集的三种水果新鲜度的识别任务中Macro-Precision达到了97.83%,可以被有效地应用到诸如智慧水果仓储或智能水果分拣等场景,具有一定的现实应用意义。

    2025年02期 v.24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人工智能技术

  • 基于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的助行机器人智能路径规划

    李新良;韩静;藤瑞品;刘凯;

    现代社会老龄问题日渐严峻、残障群体对康复器具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加强,助行机器人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能提高助行产品的个性化和智能化。首先,研究多模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环境数据的提取方式以及数据采集的具体实现流程;其次,对助行机器人的硬件实现平台、智能路径规划算法展开了研究,预测了助行机器人的运动轨迹,验证了算法碰撞的低风险性;最后,分析了当前技术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为助行机器人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基础,推动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有需求的人群。

    2025年02期 v.24 37-42+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 基于机器学习的PBFT异常检测

    陈斌;田勇亮;

    针对PBFT共识算法在共识过程中节点恶意延时问题,以及现有信誉模型与PBFT共识算法结合时存在部分节点信誉值不断增加导致中心化问题,借助机器学习对PBFT共识算法执行过程中的时间数据进行分类,判断是否存在恶意延时,进而识别恶意延时节点。通过实验分析,异常检测模型能够以较高的精度检测出共识过程是否存在恶意延时,并能准确识别出恶意延时的节点,可以有效避免因选取信誉值最大的节点作为主节点导致的中心化问题。

    2025年02期 v.24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大数据与云计算

  • 基于渐进聚集模式的道路网中热点区域在线预测

    周怡;薛丹;

    随着位置获取技术的发展,对于海量移动对象的位置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越来越引人关注。特别是对未来运动模式的预测,在交通管理和计划中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能够实时在线预测道路网中的热点区域,首先根据移动对象的历史位置信息对其未来路径进行预测,然后利用渐进聚集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建模,这一模型不仅能够快速计算出道路的热点位置区域,而且还能预测出热点区域的整个生命周期。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2025年02期 v.24 50-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 交叉口交通流量管控与优化

    周敬人;黎明辉;李宇航;

    为解决城市交叉口拥堵问题,围绕交叉口流量时段划分与信号灯配时优化问题展开研究。基于GA-Kmeans聚类模型进行时段划分,采用韦伯斯特算法进行配时计算,得到信号配时优化方案,最后通过VISSIM仿真验证表明:此优化方案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供了思路。

    2025年02期 v.24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特别推荐:教培融合

  • 教培融合驱动的高职专业动态适配机制——基于H职业技术学院“四维联动”实践

    江玲妍;宋燕辉;

    数字经济时代,职业教育面临产业技术迭代加速与人才供需错配的双重挑战。以教培融合为理论框架,通过解构H职业技术学院“需求—资源—标准—成果”四维联动机制,揭示高职专业动态适配的核心路径:构建产业需求动态响应机制精准锚定能力坐标,打造育训资源共生平台突破职前职后资源壁垒,重构能力本位培养生态实现模块化课程与工单式教学创新,建立师资协同进化通道弥合技术代差。实证表明,该路径使专业对接产业匹配度、设备利用率显著提升,形成“职后痛点倒逼专业内容重构、企业标准驱动教学变革”的闭环生态,为高职院校破解结构性矛盾提供可复制的“需求驱动、双轨共生”范式。

    2025年02期 v.24 6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教培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一流核心课程建设——以H高职院校现代通信技术专业群为例

    李伊;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传统课程建设面临理论与实践脱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教培融合理念,探讨一流核心课程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研究发现,教培融合强调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为一流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当前课程建设情况,识别出课程设计理念滞后、内容更新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等关键问题。基于此,构建了校企协同课程体系重构、面向职业能力的内容重构、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多元质量保障机制等系统化建设路径。研究表明,教培融合能够有效提升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前瞻性,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2期 v.24 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 教培融合视域下POE模型驱动的数字教材五维开发模式

    刘静;

    在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教培融合对教材内容、结构与功能提出更高要求,传统教材开发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教学实践。聚焦教培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中的现实挑战,厘清其在认知理解、开发机制与实施路径中的三重错位问题,引入POE结构模型,探讨其与职业教育教学逻辑的契合关系,并以此为驱动提出深度融合AI技术的“目标导向—任务驱动—资源聚合—平台承载—过程评价”五维开发结构,构建多元要素协同支撑的开发框架。形成一套具备理论支撑、结构清晰、实践可行的数字教材开发模式,对推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供给侧改革与教培系统协同创新具有积极意义。

    2025年02期 v.24 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教培融合背景下高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姚淼;叶伟;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职业教育质量提高和产业需求满足至关重要。基于教培融合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办学逻辑,探究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价值意蕴,分析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高职院校健康发展以及产教融合走深走实的重要性,并针对高职教师在科研创新方面存在的现实困境,如“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习惯等问题,提出了“制度保障—平台支撑—项目驱动—评价激励”的突破路径,能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提高教学质量,为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持。

    2025年02期 v.24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 教培融合视角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赵悦;刘军华;陈岩峰;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共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路径。厘清了教培融合的内涵要义及其与产教融合的逻辑关系,明确了教培融合理念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价值。针对目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理念创新不足、教培课程共享不足、校企师资融合不足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更新理念、强化育训一体思维,重构课程体系、构建教培课程共享生态,深化师资融合、打造校企共育教师团队,并辅以Y高职院校的实践案例佐证等措施,探讨教培融合视角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推动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2025年02期 v.24 8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复杂科学与职业教育

  • 校企合作驱动的产教融合教学实践

    刘春早;邱世阳;林高全;

    为了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校企双方没有达成共赢而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校企技术合作项目为基础的、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新模式。在该实践模式中,校企双方以技术合作项目为基础进行产教融合,即学校专业教师团队参与合作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与到企业参加实践,解决了企业关键技术所需,提升了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其中,优秀实习生经验与合作项目成果用于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能。同时,企业技术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影响课程设置,使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人才库。通过这些教学改革实践,实现了校企双赢,探索了一种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2025年02期 v.24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

  • BOPPPS联合翻转课堂模式在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

    周雯;彭杰文;王卿宇;郑晓婷;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设计,选取在某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的54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BOPPPS联合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前后均应用《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对实习护生进行评分,比较实习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变化。在教学后使用《BOPPPS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效果调查问卷》调查课堂教学效果。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实习护生教学采用BOPPPS联合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贴合护生的需求和喜好,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2025年02期 v.24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三高四新”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周冯西子;

    高职院校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立足“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探讨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担当与实践路径。系统梳理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办学现状,指出其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主动性不足、课程体系缺乏“农”字特色等关键瓶颈。针对乡村振兴中凸显的特色农产品难卖、品牌溢价能力弱等营销困境,提出“五维一体”助力路径:强化思想引领、以需求为导向优化课程设计、以能力为本位完善人才培养、以实效为目标开展校企合作并搭建校赛产一体化平台。该研究为高职院校精准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市场营销领域的专业视角与实践框架。

    2025年02期 v.24 103-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宋钰晴;

    分析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揭示出现有教学模式在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方面的不足。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首先,转变传统观念,强化职业教育中的语文素养培养;其次,突破纸质教材的局限,及时更新教学资源;最后,深化课程的职业导向,创新语文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探讨,论证了高职语文课程在培养具备文化自信、职业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方面的关键作用,为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02期 v.24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德育思政与职业素养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守正与创新:理论逻辑、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

    邓剑波;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深刻变革与挑战,守正与创新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路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培养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该学术成果从理论逻辑、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出发,剖析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系统梳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守正与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

    2025年02期 v.24 115-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 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微”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胡倩;

    高职院校思政课“双微”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微课堂+微实践”双核心闭环模式,创新性破解传统思政课“知行分离”困境,实现职业性与思想性的深度融合。该模式依托数智技术构建精准化教学体系:在内容上,通过模块化资源开发与动态化案例更新,强化思政教育的专业适配性;在方法上,采用“线上线下一体化”“虚实场景融合化”等四维联动策略;在评价上,引入增值评价理论,通过大数据追踪学生认知水平、价值认同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增量,构建“全过程+多维度”综合评价机制。其实施成效体现为认知内化提升、行为转化显著及创新能力激活。

    2025年02期 v.24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 征稿启事

    <正>《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经国家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刊号为ISSN2095-7661(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43-1523/Z(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自2002年创刊以来先后被评选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高职高专优秀学报、全国职业技术学院优秀学报、CACJ中国应用型扩展期刊,影响因子在全国同类学报中排名前列。为进一步提升质量水平和国内外影响力,本刊2025年将进行全面改版提质,重点围绕信息通信、人工智能、邮政服务和教育领域的前沿成果、技术创新和最新应用等,刊载有见识、有新意、有突破的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

    2025年02期 v.2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投稿须知

    <正>稿件应按下列格式依次排列:文章题目;作者名;作者单位名称、地址(具体到城市),邮编;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文章题目(英文);作者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名称、地址(英文),邮编;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基金项目。根据学术出版规范的要求,对来稿格式及内容作出如下约定:

    2025年02期 v.24 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下载本期数据